□王一川 ●郑州市
父亲生于1947年6月22日。在我的记忆中,父亲永远是一个非常孝顺大度、忠厚善良、和蔼可亲、刚直可敬之人,是一位非常称职的父亲。
父亲的命运非常不幸。一生生养了我们兄弟四人,大哥与小弟两个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月时脱离尘世。母亲终因遭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精神崩溃,步入了精神失常状态。伺奉祖母、耕种劳作、照顾老人和养育儿女的繁重家庭负担都压在了父亲的肩上。多亏家族的堂兄们竭力相助,才使我们家渡过了重重难关,得以延续下来。
“孩子,只要好好读书。不管家里多难,我都会供应你们读书上学!”这是父亲在我心里烙印最深的一句话。1996年6月,在我进入县城工作之后,父亲又要带着母亲,隔三差五地来到县城看他们的孙子孙女们。父母每次过来,孩子们总要围着老人团团转,扯着摇着老人们的胳膊,甜甜地喊着:“爷爷、奶奶。”每当这时候,父亲和母亲都要摸过每个孙子孙女的头,不停地应答着,露出幸福满足的笑。
2005年3月,我被调到了市里工作。这时父母的身体都还尚好。有时,趁周末我就回老家看看父母。每次回家父亲和母亲都要问:“孩子们都好吧。”老人们是在想念他们的孙儿孙女呀!
有一天,我突然接到母亲病故的消息。回家后我看到父亲一脸的无奈,说话很无力。殡葬后我要回单位上班了,临走时我安慰父亲:“自己要注意身体。”父亲满口答应。
母亲过世后,父亲每次来我家,总要用编织袋带些面粉或者红薯、花生、玉米之类的东西。每次看到父亲拎着沉重的物品,满头大汗,气喘吁吁到家时我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,不想让他带很多东西,但又不忍伤老人的心。此时的父亲虽然显得很高兴,但还是看得出他满脸的沧桑与忧郁,通过他蹒跚的步履就能看出他的身体已接近透支。吃饭时,妻子会把存放的酒拿出来让父亲喝。这时的父亲很开心和知足,口里喊我妻子为“妮儿”,也很随意地喝起来。对我和妻子说:“我每次只喝二两酒,你母亲在时,她就不让我喝酒,说喝酒伤身体!”
我心里也很难受。为病逝的母亲,也为一世苦难的父亲,也为自己感叹。有一天,弟弟打来电话,说父亲住进了医院。经查父亲身患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还有肺心病。经过一段的治疗,父亲的病情总算有些好转。
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长,父亲的神志也在发生着变化。为了让父亲在有生之年尽量享受到做儿子的孝心,我把父亲接到了我工作的城市。不料在27天中,父亲竟迷失了4次方向。弄得妻子和我四处寻找,两次是在110的帮助下找到父亲的。乡下的弟弟与弟媳知道后,就给我打电话:“让父亲回来吧,家里侍奉老人方便,还没什么风险。”
就这样,我把父亲送回了乡下。弟弟与弟媳又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。转眼间,春天来了,父亲枯萎的生命还能复苏吗?我又想起了一句千年古训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!”在父亲有限的生命里,我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他的人生,让他在有生之年,看到并感受到他的儿女子孙们,都在传承着他的孝道和文明。
http://newpaper.dahe.cn/hnrbncb/html/2014-03/17/content_1042933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