骡子叔(小小说)
2025-06-27 10:07:5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王一川

骡子叔和父亲是同一个爷爷,按辈分算,他们是标准的堂兄弟。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动荡岁月,他们共同的爷爷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,一辈子勤勤恳恳,面朝黄土背朝天,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孙身上。

骡子叔的父母走得早,留下他和姐姐,还有两个弟弟,一家四口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求生。那时候,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。破旧的土坯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,仿佛随时都会坍塌。

公社时期,生产队的工分就是生活的命脉。骡子叔的姐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早早出嫁,家里只剩下三个光棍汉。没有父母庇护,家境又捉襟见肘,骡子叔、大弟和小弟都成了无人问津的“光棍汉”。那时候,村里姑娘们的眼光也实在,谁愿意嫁给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呢?骡子叔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不想让弟弟们一辈子打光棍,于是四处奔走,求爷爷告奶奶,鞋底都磨破了好几双。

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,大弟进了大队林场,小弟被推荐到煤矿当了工人。有了稳定的工作,弟弟们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。骡子叔又托邻村热心人帮忙撮合,弟弟们先后娶了媳妇,生了孩子,有了各自的小家庭。

骡子叔却一直单身。他看着弟弟们的日子越过越好,心里既欣慰又落寞。每到夜深人静时,他独自躺在冰冷的土炕上,听着隔壁弟弟们屋里传来的欢声笑语,还有孩子的哭闹声,他的心中既有欣慰,也有淡淡的孤独。那月光透过破旧的窗纸洒在炕上,映出骡子叔那张写满沧桑的脸。

全面推行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日子有了新的盼头,可骡子叔的生活却陷入了新的困境。两个弟弟娶了媳妇后,家里的房子越发显得局促,住不下了。骡子叔觉得不太方便,就去邻村姐姐家吃饭。姐姐家离他家不远,他每天沿着那条熟悉的乡间小道走过去,小道旁的野花野草在风中摇曳。吃上一顿热乎饭,心里也暖和些。

可日子久了,骡子叔发现姐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。他心里清楚,自己成了姐姐家的负担。他不想让姐姐为难,就改成了吃饭在姐姐家,晚上回自己家睡。可后来,他实在不忍心看姐姐和姐夫因为他的存在经常争吵,就干脆在村外的麦秸垛里掏了个窝。那时候,农村家家户户都把收割后的麦秸垛在田地里,用来喂牛。麦秸垛里暖烘烘的,骡子叔在里面睡得还算安稳。夜晚,繁星点点,骡子叔躺在麦秸垛里,听着田里的虫鸣声,思绪万千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骡子叔渐渐习惯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。他开始在村里村外乞讨,靠着好心人的施舍填饱肚子。他成了一个江湖乞丐,四处漂泊,没有了家的方向。有一次,他听到远处传来姐姐的呼唤声,那声音充满了焦急和关切,骡子叔心中一酸,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他想,自己是不是真的成了家里的累赘?

有一天,骡子叔正在村口乞讨,突然看到两个弟弟带着人贴告示,还通过村里那台老旧的电视机寻亲,说要找他。骡子叔心里纳闷,这是咋回事?他凑过去一看,告示上写着要找回他,还说有重要的事情。骡子叔心里犯嘀咕,这俩弟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
没过多久,两个弟弟找到了他,一脸焦急地说:“哥,你可回来了!咱家的土地承包到期了,要重新分配,你得回来签字啊!” 骡子叔一听,心里明白了,原来是土地的事。他跟着弟弟们回到家,毫不犹豫地签了字,把土地分给了弟弟们。他想,土地对他们来说是命根子,只要他们日子能好过些,自己吃点苦不算什么。

然而,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。土地分给弟弟们后,他们对骡子叔的生活起居就不再过问了。骡子叔又回到了江湖乞讨的日子。他走在村里的小路上,看着熟悉的田野和庄稼,心里满是落寞。那曾经一起玩耍的小河,那一起放过风筝的山坡,如今都成了回忆。他想,这辈子,自己是不是注定要漂泊无依?有一次,他碰到大弟,大弟却扭头就走,骡子叔心里一凉,想:“这亲情,怎么就这么薄呢?”

岁月如梭,骡子叔渐渐老了。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,再也走不动远路了。他只好回来向两个弟弟讨要生活费,可弟媳们却对他冷嘲热讽,说他好吃懒做,不配要钱。骡子叔心里委屈极了,他辛辛苦苦操持了这么多年,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一切,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下场。

就在骡子叔走投无路的时候,他接到了姐姐的消息。姐姐的丈夫去世了,她一个人孤苦伶仃。骡子叔听到这个消息,眼泪唰地流了下来。他想,姐姐也老了,不能再让她一个人受苦。他收拾好东西,回到了姐姐家。

姐弟俩相依为命,日子过得清贫却也温暖。姐姐每天早早起来做饭,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。骡子叔就坐在院子里晒太阳,看着田野里的庄稼,心里也踏实了许多。他想,这辈子,能为弟弟们做点事,能和姐姐相依为命,也就值了。

岁月流转,骡子叔和姐姐的日子还在继续。他们坐在院子里,看着夕阳西下,那金色的余晖洒在院子里,仿佛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。骡子叔看着姐姐脸上的皱纹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想:“这一辈子,虽然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,但最后能和姐姐在一起,也算是岁月的馈赠吧。”

姐姐抬起头,看着骡子叔,笑着说:“兄弟,以后的日子,我们慢慢过。” 骡子叔点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:“嗯,以后的日子,我们慢慢过。”

《河南日报》(农村版)链接https://newpaper.dahe.cn/hnrbncb/html/2025-06/27/node_445.htm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